近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规,宣布自今日起,在粉丝、粉条、油条等部分食品中全面禁止使用明矾作为食品添加剂。这一政策旨在保障消费者健康,推动食品加工行业向更安全、更规范的方向发展。
明矾,化学名称为硫酸铝钾,长期以来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,尤其在粉丝、粉条等产品中用作膨松剂和稳定剂,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。科学研究表明,明矾中的铝元素在人体内过量积累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,并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风险增加相关。长期摄入铝还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和儿童发育。基于这些健康隐患,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(JECFA)早已对铝的摄入量设定了严格限制,而我国此次全面禁用明矾,是对国际标准的积极响应。
新规覆盖的食品范围包括传统上依赖明矾的粉丝、粉条、油条等淀粉类制品。食品生产企业需立即调整生产工艺,转向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,如磷酸盐类或天然膨松剂。监管部门将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,对违规使用明矾的企业依法处罚,确保政策落地见效。
这一变革预计将对食品加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一方面,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环保、健康的替代方案,短期内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;另一方面,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,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有望提升。专家建议,消费者在购买相关食品时,注意查看标签,选择无明矾产品,同时支持本土企业创新。
禁用明矾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进步,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健康的高度重视。未来,随着科技发展和监管完善,我们期待食品加工行业迈向更绿色、更可持续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