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江苏省扬中市依托当地特色河豚产业,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传统特产转型升级,通过拉长产业链条、深化加工层次,不断提升河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,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。
一、扬中河豚产业基础与现状
扬中素有“中国河豚岛”美誉,河豚养殖和烹饪文化源远流长。目前,全市河豚养殖面积达数万亩,年产商品河豚超过千吨,初步形成了集育苗、养殖、销售、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。长期以来,扬中河豚产业以鲜销和餐饮为主,产品附加值不高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
二、工业化理念引领产业升级
面对市场新需求,扬中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以工业化理念重塑河豚产业,推动河豚特产从“土特产”向“工业化食品”转型。具体措施包括:
- 标准化生产:制定河豚养殖、加工、包装全流程标准,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可靠。
- 规模化经营:扶持龙头企业,建设现代化加工园区,推动小散养殖户向规模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。
- 科技化支撑:与科研院所合作,研发河豚深加工技术,开发即食产品、保健品等多元化品类。
三、拉长产业链,挺进深加工领域
扬中着力延伸河豚产业链,重点发展深加工环节:
- 初级加工:发展冷冻分割、真空包装等初加工,延长产品保质期,扩大销售半径。
- 精深加工:开发河豚鱼丸、鱼饼、鱼松等即食食品,满足快节奏消费需求。
- 高附加值产品:提取河豚活性成分,研制胶原蛋白肽、保健胶囊等生物制品,提升产业附加值。
- 副产品利用:将鱼皮、鱼骨等加工成宠物食品或有机肥料,实现资源全利用。
四、成效与展望
通过工业化改造和深加工拓展,扬中河豚产业实现“三个提升”:
- 价值提升:深加工产品均价较鲜销提高50%以上,带动农民增收。
- 品牌提升:“扬中河豚”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,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扩大。
- 抗风险能力提升:多元化产品结构减弱季节性、市场波动的影响。
未来,扬中计划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,建设河豚产业研究院,开发更多功能性食品;同时拓展电商渠道,推动“扬中河豚”走向全国市场,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。
扬中的实践表明,以工业化理念改造传统特产,通过深加工拉长产业链,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,为其他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